| ||||||
| ||||||
平安歸途駐港灣,安全駛得萬里船。近期正值肯尼亞雨季,項目安全工作者忙碌的身影時常出現在營地和施工現場的各個工作面,不厭其煩地叮囑大家落實好雨季安全生產措施及注意事項,確保項目在雨季期間的生產安全。他就是魯曉峰—電建市政東非公司肯尼亞卡瑞曼紐水廠項目安全總監,工地上的“安全大管家”。 他自2005年初調至安哥拉灌溉項目,先后從事現場施工、采購、設備物資管理等工作,自開始從事安全管理工作以來,他一直扎根非洲,今年已是第九個年頭了。他的安全“路”從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開啟,輾轉非洲中東部的布隆迪,現在延綿到了非洲東部的肯尼亞。這一路走來,他始終堅守在安全管理的第一線,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忍受著寂寞和枯燥,堅定服務于項目安全生產,保持著項目安全生產“零”事故的記錄,殊為不易。這九年來,他先后榮獲了電建市政公司先進工作者、優秀安全總監、安環優秀管理人員等多項榮譽稱號,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公司領導和項目同事的一致好評。 安全才能回家 “下雨天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車速,多檢查轉向和制動系統,注意安全,安全才能回家”,這是他在當前雨季期間常念叨的一句話。在非洲,交通事故頻繁發生,正值雨季的山區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災區”。在安哥拉和布隆迪工作期間,他曾多次目睹車禍發生,慘烈的事故場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通安全也一直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隨著項目屬地化管理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非洲當地雇員加入項目成為司機和操作手。為更好落實交通安全,他因地制宜,多次聯系當地駕校和交警部門,派教練及交警到項目為司機和操作手們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制作并分發葡語、英語等交通安全標語、宣傳手冊和安全獎懲條例等,讓當地司機朋友們時刻牢記交通安全,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安全行車,平安回家。 安全在于堅持 “項目安全管理的重點在于常抓不懈,要勤去現場看,要勤提醒、念叨”,這是他對安全管理的感悟,也是他的實際行動。迎著朝陽出營地,踩著月色回院門,他的工作時間總是大于現場施工時間。從清晨的“班前五分鐘”安全宣講到傍晚的“班后五分鐘”安全總結,他從不缺席;結合各個工作面的具體情況,他一遍一遍的將安全生產知識,以更貼近實際生產的角度傳遞給全體員工,反復強調以提高員工們的安全生產意識。 每一天,他的安全足跡都遍布營地和施工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從雇員勞保用具到設備安全,他的視線始終聚焦在項目人員和財產安全上。發現違章違規行為,他會立即叫停并當場落實整改,同時對違章人員開展安全再教育,直到把安全隱患消除為止,嚴格貫徹“四不放過的原則”。 安全需要合力 相比于國內,非洲項目中方人員較少,絕大部分人員都是所在國雇員。九年的非洲安全工作經驗告訴他,要做好非洲項目的安全工作,離不開當地安全管理人才的配合。在他的提議下,項目進一步深化屬地化管理,聘任畢業于肯尼亞肯雅塔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的當地雇員安娜來充實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力量。 有了安娜的幫助,最直觀的效果是項目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了語言壁壘,肯尼亞籍雇員能更直觀和準確地理解和掌握項目各項安全生產規程和措施;同時,項目對肯尼亞籍雇員的風俗文化習慣有了全面了解,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提高了肯籍雇員對項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形成了安全管理合力,確保項目生產安全。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這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的行動指南。為了這份責任,他在非洲九年兢兢業業,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做好了各項安全生產工作。 同時,他也處理好了家庭和工作的關系。和睦的家庭氛圍和親友支持,是他非洲安全“路”上最靚麗的一抹風景,讓他忘記旅途的疲憊,始終以最飽滿的熱情和最高昂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鑄就最堅實的安全防線! 十年磨一劍,魯曉峰將繼續在他的崗位上埋頭苦干,保持零安全事故的記錄,筑牢非洲安全路,續寫公司安全生產新篇章。 魯曉峰為優秀雇員頒獎 | ||||||
[打印頁面] [關閉窗口] |
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