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年,疫情席卷中國大地,全城靜默一度成為流行語,而我的大學生活就在一切都是線上的環境中結束了。沒有來得及再見同學一面,就懵懵懂懂的加入電建市政公司。不安和迷茫伴隨著些許期望充斥著我的腦海,陌生的環境使我倍感壓力和緊張。很快我被分配到波蘭E75鐵路項目,這是公司在建的重大海外項目,在波蘭當地具有巨大影響力,這讓我感到興奮和激動。 與印象中的工程人不同,我很少戴上小白帽,也沒有經歷太多的風吹日曬,更多的是做內業、“練內功”。作為土木專業的畢業生,這一刻我對工作的印象就此重立。學習經驗告訴我,可以讓興趣促進行動,也要讓壓力成為動力,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我來說更顯重要。如果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學堂,那工作后參加的第一個項目則是我步入社會的第一級臺階。工作中接受的第一項任務就如同房屋的地基,奠定了工作的整體基礎和認知。學以致用、反復實踐、總結提高,周而復始,這一套方法正是工作伊始帶給我的寶貴財富。 從最基本的工程量統計做起,項目共有十三個專業系統,我負責整理其中三個系統的工程量清單,質別于大學的淺嘗輒止,項目領導要求我們能夠通過一份資料“順藤摸瓜”,了解工作始末,掌握資料清單,對一切做到胸有成竹。一開始我還不理解,直到現在我終于明白這里面的奧秘:當對手里資料了如指掌的時候,不僅僅是工作方便了,更是對數據資料來龍去脈有了把握,進而了解相關工作流程?,F在想來,如果當時不經歷這段高強度工作,后來面對全是當地語的項目資料、繁雜冗多的專項工作、堆積如山的待辦事項,我將很難適應,更不能從容面對新分配的工作。 當我來到波蘭,加入外籍同事占絕大多數的聯營體管理團隊,看到每個人都在為項目履約用盡渾身解數,滿腔熱血的自己又怎甘居人后。然而最擔心問題還是發生了,為更快跟上項目步伐,必須從波蘭同事那里拿到第一手資料,不會波語的我可謂是一籌莫展。每每想要放棄的時候,我總是會想起剛進入公司時感受到的那種“不怕挫折,鍥而不舍”的工作氛圍,他們可以,難道我就不可以嗎?我聽不懂波語就帶上翻譯,他們聽不懂中文我就苦練英文,那段時間仿佛回到高中背英語的日子。這些困難非但沒有擊垮我的意志,更激發我了不甘落后的那股子倔勁兒。后期隨著交流增加,對項目了解也越來越深,溝通不再是問題,甚至一些慣用的波蘭語詞匯和文件都不需要翻譯。這期間為檢驗工作成果,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閱讀項目所有往來信函成為每天必不可少的環節,讓我對施工項目履約和管理有了深刻認識。在項目領導和同事的幫助和指點下,對工作高質量要求,讓我學到什么是超越自己,追求完美。 回首往昔,仿佛加入公司就在昨天。我十分榮幸加入電建市政,能參與到E75這個公司在歐洲的第一個鐵路項目。讓我見識到外面世界遼闊;在這里,我從領導同事身上學到了什么是自強不息,什么是勇挑重擔,什么是樂于奉獻。 千言萬語道不盡,唯有感恩在心中。感謝曾經的自己選擇了電建市政,感謝命運讓我能夠加入E75。今后,我一定會把握好這份機遇,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不斷的超越自己,忠誠盡責,開拓進取。 | |||||
[打印頁面] [關閉窗口] |
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