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時節更迭,已是農歷冬月。對于一個在北方住慣的人來說,閩南的冬天不算冷。雖有寒潮,但在溫度上更有人情些。家在中原、大學在東北、此刻又在閩南的我,關于冬月的記憶可謂橫貫南北。 大學時代經歷是東北的冬,雄渾厚重,思及起都會在腦海中浮起冷氣。學校旁的景區,長年的老樹和煞白的沃雪,遠處的煙囪吞煙吐霧,更后是殘陽落日。一同紅透的是同伴的臉頰,合照中的我們咧開大嘴笑,手舉得很高,滿臉寫著:青春共年少,思念至此,耳邊仿佛還能聽到踩雪的聲音。熱血的青年時代,屋內的騰騰熱氣,陪伴身邊的好友,就這樣度過了最冷的冬天。 故鄉的冬比起東北委婉,但比南方的冬分明。每當冬月已是冷風呼嘯,或有雨夾雪落下。門外是氣溫零下,寒風凜凜,天陰欲雪,推門而入,是母親慈祥的臉,是父親端來的餃子,是兄弟姐妹舉起的酒杯,讓人怎的會想起門外的寒與冷,雪與冰。故鄉的冬是冷的,可記憶是暖的,騰著的是餃子熱氣。越長大越想念“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溫存。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飛。東莞的冬不像冬,更似春或秋的延長,一杯暖茶足以驅寒。南方的冬天陰冷濕潤,剛為對比下稍高的氣溫暗喜,就被突然的冷氣凍得無處躲藏。獨在異鄉,難免思緒萬千,可卻常有落日晚霞迷人,與好友相約的火鍋美味,足以慰藉各異心情。生活是自己的,心里有暖意就不再擔心冷空氣,寒意消散,只剩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快意。比起北方冬天的屋內的熱氣騰騰,南方的冬天是床上的余溫,綿綿細雨落在窗臺上的植物味道,是被窩里的溫存。 冬月已至,心若向陽何懼嚴寒。冬月是干燥擁抱濕潤,陰冷擁抱陽光。如果用味道形容,冬天是積雪被陽光慢慢融化的味道,推開家門身上的冷氣隨溫度消散的味道,鬧鈴響起前棉被里的溫暖味道。 沒有冬天是不冷的,但總有溫度讓它不再寒冷。就像這個世界大多數總是刁鉆,也總有一小部分留住你。冬天就是這樣,既有粗狂的外表,又有內在的秀巧,他仿佛再告訴我們,只有經歷了嚴峻的考驗,才會獲得最美好的東西。人生遼闊,難涼的熱血可抵御一切寒冷風霜。愿初心如雪,不懼嚴寒,歲月歡喜,炙熱而上。 天氣愈發寒冷,日子卻愈加值得期盼,圣誕,新年,團圓,和嶄新的一年中更好的自己。只愿君踏雪迎風,特立獨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
[打印頁面] [關閉窗口] |
瀏覽: |